浅析家庭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方法:预告和复盘

# 研究报告河南雅方健康咨询中心2022-01-26

家庭教育过程中,许多父母可能因为:
(1)原生家庭缺乏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理念,信奉严管或者放养策略,对孩子随缘管教,听天由命;
(2)没有理论知识学习途径或者条件,为了养家糊口疲于奔波而缺乏时间、经济或者精力,或者不知道有系统的教养模式存在,跟街坊邻里寻访问道,看着孩子情况每况愈下,心里干着急;
(3)没有系统的理论学习整合机会,常常在网站或者短视频中吸收碎片化的家庭教育知识,断章取义地把老师们的教育方式强行套用到自己的家庭中,造成更极端的教育影响;
(4)缺乏对理论知识落实的能力,在网上的音视频网站中学习了许多教育知识,但缺乏感性的个人成长、或者理性的具体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,只能纸上谈兵,还是教不好孩子等等。
针对这些常见的家庭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,我在本文中以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为主要导向,逻辑分析为主要手段,分享家庭教育实践过程中常用的策略:预告与复盘。
 

明确教育目标:区分引导孩子的最佳时机

我们很多家庭专注于调整跟孩子的沟通内容或者沟通方式,缺忽略了跟孩子沟通的时机选择。在孩子不需要的时候跟孩子介入引导,往往会导致结果事倍功半,那么

什么是孩子不需要的时候?

当孩子没有向家长寻求帮助,或者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还没有进行充分实试验或者体验时,我们可以认为孩子可能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。人的成长规律决定了,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在体验或者经验中成长。在以下这些情境中我们可以轻易区分孩子不需要的时机:
 
Ø 孩子偶尔起床晚,导致迟到或者错过活动,在孩子还没有感觉必须被家长催促才能醒来,甚至被反复催叫的时候;
Ø 孩子感觉天气不算寒冷,父母坚持让孩子多穿一件的时候;
 
比较复杂的区分时机常见的比如:
Ø 孩子最近因为学习跟不上,或者跟朋友闹矛盾而选择长时间沉迷收集的时候;
Ø 孩子因为作业表现比较糟糕,被老师当众批评,或者被同学嘲笑,作业压力很大而选择拖拉、逃避写作业的时候。
 

为什么要在孩子需要的时候(违反教育规律会发生什么)

在上述的这些情境中,家长往往会在观察到孩子出现不当行为时,立刻出面呵斥或者制止。而这些家长中,往往存在
Ø 长时间对孩子的情况不管不问,发现孩子问题时认为发挥自己教育作用的时机来了;
Ø 在有情绪的时候无处宣泄,看到孩子问题时立刻站在绝对正确的制高点上要求孩子就范;
Ø 对孩子的印象一直不错,甚至有些完美主义,发现孩子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想要试图第一时间消灭问题;
Ø 对自己的事情关注不多,却对孩子的不当行为时常关注并忍耐已久,终于决定以冲突来解决问题等等。
 
我们知道情绪和期望值是我们每个人自身的课题,当我们在发生问题时带着情绪去解决,大概率也会交给孩子情绪化解决问题的模式,也就无从教会孩子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如何区分我们教育方式是否正确,我们不妨参考正面管教(简·尼尔森著)中的四个原则:
Ø 管教方式持续有效
Ø 亲子关系相互尊重(包括自我尊重)
Ø 带给孩子价值成就
Ø 教会孩子社会技能
 
如果我们选择暴力胁迫、挖苦讽刺等方式,刺激孩子的恐惧感、愧疚感,迫使孩子进步,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消极体验更多,往往会让孩子压力增加、产生畏难情绪,形成逃避的行为模式。
如果我们在孩子还没有尝试时选择帮助,孩子往往会形成对父母的依赖,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。甚至会让孩子认为解决问题时父母的责任,做得不好时,孩子也会向父母问责;
如果我们未经约定,就在孩子看电视或者玩游戏的时候选择打断,除了会引起亲子关系的对立以外,对孩子的专注力可能也会造成破坏。
 
故而,我们在选择时机时的最佳选项,是在孩子做一件事情之前,或者在孩子完成尝试或者一件事情之后。
 

当孩子需要的时候我们怎么做?

我们家长为了避免孩子的责任向我们家长这边推移,要注意秉持两个原则:
「谁选择谁负责」家长为孩子赋权,允许孩子为自己的事情选择和承担后果;
「谁痛苦谁改变」家长可以为孩子担心,但不必为孩子的事情过度烦恼,尤其不可以超越孩子自己对事件的担心。
 
落实时,采用「无目的沟通」或者「非干涉沟通」。也就是沟通话题足够丰富,而不仅仅局限于在孩子的“学习”、“健康”、“纪律”;并且孩子在跟我们互动后的第一时间,不必立刻去落实一件事或者改变自己的行为。这里我们需要区分两个关键时机:
事前:核心词「自主动机」
事后:核心词「自然后果」
 
例如在刚刚的情境中:
Ø 我们担心孩子无法及时起床,不妨在头天晚上就跟孩子及时确认:确认孩子第二天是否需要早起,先确定孩子是否有早起的「动机」。而后提问孩子是否需要帮助,如果需要帮助,家长需要叫几次,是否需要叫醒等等。
v 否则,我们允许孩子承担迟到或者爽约的「后果」。
 
Ø 我们担心孩子忍饥挨饿,不必反复催促孩子赶快过来吃饭。不妨在饭前就跟孩子确认吃饭时间,确认孩子有及时吃饭的「动机」,而后我们家长自己做到按时吃饭即可。
v 否则,我们过时不候,让孩子体验挨饿的「后果」。
 
Ø 我们在在孩子穿得比较少的时候,不必反复催促。不妨在出门前就跟孩子预告今日气温,确认孩子对今日天气知情,确认孩子有对自己保暖负责的「动机」。确认孩子是否有加衣需求。
v 否则,我们允许孩子体验受冻的「后果」。
 
Ø 我们在孩子作业、考试(尤其是在家的网课、线上考试)走神、玩手机时,不必立刻出面制止。不妨在孩子学习前,跟孩子先确认今天的学习时间或者学习计划。先确认孩子有对自己学习的上进心,而后确认孩子是否需要弹性时间,如果顺利完成我们如何奖励,如果违约我们如何处理等等。
v 否则,允许孩子承担学习退步、被老师批评等「后果」
 
通过以上一些案例情景的总结,可以看到我们管教孩子的前提,一定是家长能够以身作则,并且跟孩子的关系是相互尊重、信任,交集较深,能够清楚孩子迫切的心理需求。如果亲子关系比较不错的情况下,当孩子出现不当行为时,家长因孩子行为而产生的失望或者难过,也可以成为孩子改变的「动机」,否则孩子也会担心家长情绪波动、跟自己发生信任危机等「后果」。
 
所以,事前创造或者发现孩子做事的「动机」,事后允许孩子承担「后果」,是我们保持孩子自我负责的不错选择。
但是仅仅让孩子承担后果,有可能导致孩子怀疑父母对自己冷落,或者遭遇挫败一蹶不振等等,为了降低这些不确定因素的概率,就需要家长执行有效复盘。
 

优化教育方法:转化积极体验和有效失败

孩子在此次事件中已经承担了自然后果,错误或者失败已经发生,那么我们调整的目标方向,就一定不是如何避免错误发生,而是如何让孩子可以在下一次的机会或者挑战中表现更好。
 
在孩子承担「后果」以后,孩子往往已经有充分的担忧、愧疚或者恐惧等负面感受,而家长此时的责难对孩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,常见的家长会带给孩子消极体验的误区包括:
Ø 量化:扣分、罚款、试探、失效
Ø 情绪:动怒、暴力、冲突、隔离
Ø 命令:要求、必须、掌控、防御
Ø 说教:唠叨、强调、疲劳、放弃
Ø 威胁:独裁、过度、无助、反抗
Ø 妥协:家长失去主动权等等
 
教育的要旨是身教大于言教,我们教育孩子时的模式,要重于我们的教育内容本身。这些误区容易造成对家长的管教的消耗,也让孩子感觉到恐惧或者厌烦,降低对家庭的归属感。
 

增加积极体验的两个思路模型:

 
是什么(事实)→为什么(感受)→怎么做(对策)
 
陈述事实时:家长不妨
v 使用共情技术,增加孩子的感受性和对家长的信任感。
v 看到孩子的努力过程,提升孩子的成长型思维。
 
确认感受时:家长不妨
v 多提问而非建议、评价、要求。
v 当孩子态度积极时,家长不妨多采用启发式提问(开放问题);
v 当孩子态度被动时,家长不妨多采用封闭式提问(二择选项)。
 
判断决策时:家长不妨
v 允许孩子在条件(能力、意愿)和后果(可控、责任)知情的前提下,做出自己的选择。
v 提出自己的见解,并加上「试探性提问」
v 对孩子表达信任,提高情感链接和效能感
 
动机情绪行为
对任一环节进行「合理化」或者「澄清」,进行正向诠释、正向赋义。
让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始终具备积极体验,形成成功总结经验,失败总结教训的思维信念。

文/雅方教育专家八组_赵磊

相关资讯

版权所有 2008-2022 河南雅方健康咨询中心 (普通合伙) 豫ICP备20006450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