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种借口,叫孩子天生脾气就坏

# 家庭咨询河南雅方健康咨询中心2022-03-02

晚上回家的时候,看到邻居妈妈气冲冲的出门,见我拉着我打开了话匣子。
 
起因是孩子写作业拖沓,妈妈没忍住说了孩子:“写个作业,动看看西看看,就是不往作业本上看,慢死你得了,乌龟都比你快!”
 
本以为孩子听完能知道把注意力放到作业上,结果本身还拿着笔的孩子,把笔直接摔到了地上,开始回击妈妈:“我不正在写么,嫌我慢你自己来写,你就会盯着我,也不看看你自己!”
 
双方闹起来,妈妈眼看着就要动手,还是爸爸来把妈妈拉了出来,才没有爆发更大的矛盾。
 
“你看看他,说一句,恨不得顶你十句,从小脾气都这么大,将来不得吃了我们。要跟你家那样懂事就好了,得省了我们多少心”
 
妈妈怎么也想不明白,怎么别人家的孩子都那么乖巧懂事,偏偏自家孩子脾气这么坏。
 
我也纳闷,他们家孩子平常也是乖巧的,怎么在妈妈面子就这个样子,不过再细细想想也就不足为期了。
 
有句俗语:龙生龙,凤生凤,老鼠的儿子会打洞。
 
生活中这样的情景比比皆是。难道饮食喜欢、言行举止会遗传吗,当然不会,但这些可以模仿和学习,父母对孩子实行拳脚教育,孩子在学校就容易和小朋友发生冲突;要求孩子尊重自己、举止端庄礼貌待人,自己却对孩子恶语相向。
 
孩子的脾气好坏,很大程度上受爸妈语气的影响,你的脾气暴躁,他也学会暴躁;而这会影响他的为人处事观。
 
 
孩子的逆反行为,难听的话语,很多时候都是父母“教”出来的。
 
心里学研究现实孩子的情绪,多是跟家长的情绪由着密切的关系
 
加拿大心理学家阿尔伯特。班杜拉认为,儿童可以通过观察、阅读、听他人讲述来学习模仿人类的行为。班杜拉既同事用实验证明了这一点。
 
研究中、72名幼儿园儿童分组看成年人掩饰一些行为,一个对布娃娃拳打脚踢,另一个给布娃娃清理表面,并放到安全的地方。
 
然后,让孩子们玩玩偶,观察到暴力行为的孩子,也开始攻击手里的布娃娃,而另外观察到爱护模式的孩子,跟娃娃正常玩耍。
 
因此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大的,但孩子的社会经验比较少,在家庭教育中,父母是孩子最大的模仿对象。因此,最好的教育模式是言传身教。
 
父母的身教,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为,对子女进行直接或者间接性的影响,这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经常的教育形式。家长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者不自觉用自己的行为影响着孩子。
 
 
这种“学习”不仅影响孩子和妈妈的关系,甚至能影响到孩子成年后的亲密关系,不是遗传却胜似遗传,深深刻在孩子跟人的沟通方式中。

 
看起来很神奇,他们彼此之间是没有恶意的,但话里话外,却是满满的刺。
 
像这样的沟通模式,像诅咒一样,一代一代往下传,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幸福。
 
破除诅咒的关键在哪里?
 
卢森堡博士提出的“非暴力沟通法”,就是一种非常适合解决问题的方式,
 
如果父母感到自己要有情绪,或者孩子有情绪,可以先尝试运行下面的思维过程,会帮助我们再很大程度上降低负性情绪的强度。
 
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步骤:
 
1、观察:客观描述事实,不要带有个人评判。
比如:“他迟到了”是客观描述,而“他太懒散了”则是个人评判。
 
2、感受:合理、清晰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。
比如:“你一点都不理解我”,是想法,而“你的行为,让我很生气”,才是感受,千万不要混为一谈。
 
3、需求:明确自己内心的期待,直接说出自己想要怎么样。
 
4、请求:希望对方怎么做,越具体越好,请求一定要合乎情理,即在对方的能力范围之内。
 
和孩子沟通就是回音山洞,当你对他说:“你怎么这么笨”,你收到的反馈也必是:“你怎么这么笨”。
 
因此和孩子说话时,多用以下几种语气
 
1. 信任的语气
用“我相信你”代替“就你还想成功?”
既给孩子信心,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。
 
2. 尊重的语气
如果你要求孩子学习,可他还想再跟小伙伴们玩一下,你不能发脾气:
“越大越不听话了,不好好学习,看你长大了能干什么。”
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更加厌恶学习,应该用尊重的语气:
“那你再玩一会儿,不过玩完了,可一定要学习哦。”
 
3. 商量的语气
比如,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乱丢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,可以这么说:
“宝贝,玩具乱丢,多不好的习惯啊,你跟妈妈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吗?”
千万不要用命令的语气:
“你怎么搞的,玩具乱丢,快点去收拾好!”
 
4. 赞美的语气
当孩子满心欢喜地把他画的画给你看时,不要不屑一顾,你可以说:
“画的真不错,再上点色彩就更好了。”
 
5. 鼓励的语气
如果孩子不敢面对挑战时,不要发脾气说:
“连这点困难都不敢挑战,要你有什么用。”
可以这么说:
“你可以尝试一下,我可以帮助你。”
 
你的尊重不仅是尊重了孩子,更是教会了孩子,要学会尊重人。
 
文学家胡适,出了名的好脾气,面对别人的讽刺,他一笑置之,他曾在《我的母亲》一文中,深情地回忆道:
 
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,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,如果我能宽恕人,体谅人——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。
 
所以,想要养出温和有礼的孩子,从改变你的语气开始。
文/雅方教育专家十组_朱老师

相关资讯

版权所有 2008-2022 河南雅方健康咨询中心 (普通合伙) 豫ICP备20006450号-1广告